读书:文明起源与精神绝迹(一)
有那么一段时间,我觉得读书无用了,因为按照现在的以金钱多寡衡量价值的观念,我是贫穷的。甚至因此而感到自卑,于是丢掉了书本,开始了恐慌。浮躁、孤独、寂寞、焦虑,种种情绪开始泛滥成灾。面对物质世界的种种,脑海竟也闪过一夜暴富的想法,最终发现不靠谱的很。最近,我又开启捧起余秋雨的书来读,读他遍览的古代文明起源和精神绝迹。
文明的遗迹,是神圣的,也是凄凉的。那一段段残垣断壁,那一座座风化的古堡,坍塌的宫殿,在荒原深处低沉叹息。这仅有的模样,便是数千年前辉煌存在的证据。远古的爱琴海边,徘徊着埃斯库罗斯、索福克勒斯、苏格拉底、希罗多德和柏拉图,这些先哲巨子思想的余晖,让后来之人难以企及。荒凉的伯罗奔尼撒半岛,曾经存在过残酷的迈锡尼王朝,荷马在一片血色里,写下传颂至今的史诗。希腊式的闲散,我倒是有过尝试,正向余先生提到的,闲散久了,就会疲惫、慵懒、木然,精神贫瘠,被现代文明所抛弃。我发现离开现实的世界太久,以至于与人沟通更有了一层隔阂。
在奥运火炬的起源地,1996年痛失奥运主办权的希腊,座无虚席的奥林比亚全场一片哭声,却并没有引起世界上太大的震动。于是,只能感慨“今天的世界多么现实,谁也不再理会历史血缘和文化伦理。无论如何奥林比亚、德尔斐、巴特农神殿、爱琴海,已经成为希腊雅典文明的象征,人们还是要去朝拜,至少恋人们在爱琴海,能够体会到海的风情。比起希腊来,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充满神秘的色彩,因为凯撒和罗马皇帝的过失,大量关于埃及和金字塔的历史资料被销毁,对埃及祭司阶层的驱逐使得人们失去解读埃及古文字的能力。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,至少从文史方面攻克金字塔的秘密是很困难了,只得寄希望于天文物理学家能在将来取得一些进展。
余秋雨先生,博览群书,涉猎甚广,所以在古老的文明面前,都有一种深度解读的文化自信和底气。像我这样的,若是在那种古远的遗迹面前,不知能做出怎样的感想,有没有话可以说道。那些古老的遗迹,在现代很多旅游者的眼中,只是拍照购物的场所,晚上喝酒打牌,白天在宏伟的雕刻面前打着哈欠,一脸困倦。在人类千年文明的历程中,伟人少有,更多的个体的人卑微如尘。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,作为个体的探所者,我们应该而且能够对古老的文明和千年的沧桑秉持敬畏,但无法要求所有人都有如此的敬畏。浅薄的游客目光不及,于是看似万人瞻仰的古迹背后空虚而孤单。
纸上的文明,细细咀嚼起来,备感细腻,而在现实的遗迹中,却被包裹了一层粗粝和狂野。
最新评论
更多评论